Alumni Talk

编者按

“正青春·校友专访”带你走进港中大(深圳)2019届本科毕业生,与你分享他们在大学学习、书院生活和海外求学期间的经历和点滴感悟。

本期,我们邀请到经管学院校友邓雯分享她在校参加商赛、如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通过“3+2”项目前往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等方面的体验。

 

正青春·校友专访

1

邓雯

2015级 经管学院、学勤书院

市场营销专业

高中毕业于深圳红岭中学

目前参加“3+2项目”就读于意大利博科尼大学

 

如果说每一位成功的毕业生都有其相似性,邓雯身上最明显的却是让人一眼看到的那份独特。在专访的尾声,她这样评价自己:“不是所有同学都成了人生赢家,不是所有同学都明白了职业道路、未来追求,不是所有同学都快乐地度过了大学时光,因为我就是如此。但是,我仍然感激我的母校,她给了我非常大程度的自由,允许我迷茫,让我结识了那么多令人尊敬的老师、优秀有想法的学生,并给了我在米兰继续学业的机会。

回首过去,邓雯给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一个多面的评价,“年轻、希望、竞争、压力”。从初入大学的迷茫稚嫩,再到压力之下的挣扎重生,这四个关键词贯穿着邓雯在港中大(深圳)的三年本科时光,引领着她一步一步变得强大。

 

晨光未至,逆风起航

“我的大学留下了很多遗憾,如果可以,我希望重来一次。”

从上帝视角来看,邓雯同学应当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绝佳诠释。她的成长之路并非一直星光熠熠:曾经她或许也只是一个每天为GPA挣扎的普通学生,上课、参加商赛、远程实习……这些都是她逐梦路上的一个个小站点。在龙岗度过了五个学期后,邓雯选择了远赴意大利留学,在博科尼大学继续自己的学业。

然而,邓雯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却有不同角度的看法。“我的大学留下了很多遗憾,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重来一次。”邓雯坦诚地说。由于曾经的自己不够自信、羞涩内敛,所以在许多机会面前连尝试都不敢,导致现在想来十分后悔。“由于自己当时成绩不够优秀,业务能力也不够出众,或许也曾伤害到了一些同学,到现在都没有机会说声抱歉。”然而大学就是这样,有收获,有遗憾,但最终都成为了让她走向前方的推力。而她就是那个走向辽阔未来之后,仍然会回头看向过去一路走来的人生河流中,那些散布着的鹅卵石的人。

2

邓雯回校拍摄毕业照

谈及自己大学时代的迷惘和挣扎,邓雯说,给她最多帮助的是那些可亲可爱的老师们。“说来有些奇怪,虽然我在港中大(深圳)的时间只有五个学期,但我的大学时光比很多同学都过得更挣扎。曾经的我不够确定自己的方向,有过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低潮期。但是幸运的是,我收获了很多来自老师、教授的帮助。”邓雯列出了一长串名字,“比如带着我们参加欧莱雅商赛的Prof. Stella So,亦师亦友;SME办公室的Justine,没有遇见她我可能也不会选择这所学校;CDC的Carrie老师,在我觉得自己无可救药的时候,鼓励我对自己多一点耐心……”他们中的每一位邓雯都仍然铭记在心,他们给予的每一点帮助也都让她印象深刻。

在邓雯的求学经历里,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这段时光,或许正是黎明前黯淡的天色与凛冽的冷风交织的混沌。而邓雯认为,推动她起飞的除了老师,同学,最重要的是她自己。“我感谢自己,虽然跌跌撞撞,但也挺过来了大学的学习时光。虽然直到今天我也没有过上自己确定的生活,但是至少在三年的磨砺煎熬中,我是有进步的。”最终,她以漂亮的姿态在人生的晨光中飞向了梦想的意大利。

3

邓雯在2017年巴黎欧莱雅商赛总决赛现场

 

在挫折与迷惘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我在龙岗的大部分时间都压力爆棚,深感迷茫,这也是我在校园里得到的成长不够多的原因之一。所以我至今仍觉得留了好多遗憾。”

由于邓雯的个性,曾经的她很难应对大学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她觉得同学们对自己普遍的高要求导致学校内部的压力很大,让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始终不够好。邓雯认为,这种情绪如果被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整体往高处走,但曾经无法正确自我引导的她对此确实不堪重负。所幸,到了快离开龙岗的时候,她主动开始接受心理咨询,索取帮助。这也是她最终挣脱压力泥淖的重要帮助。“我觉得重视心理咨询还是很重要的,也希望其他朋友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这个资源。”这也是她给同学们的一点诚挚的建议。

邓雯仍然记得她在港中大(深圳)获得的那些简单的快乐。“学校真的提供了非常出色的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有段时间我一直和朋友打羽毛球或者去健身房,出出汗也能排解压力。最后还得感谢我B509的室友们,能够听我抱怨,能够接受我不太规律的作息,能够和我一起嬉笑怒骂,可惜无法和她们一起毕业了。”

 

4

邓雯在上海实习时周末与朋友出游

 

除了在龙岗的生活,邓雯的海外求学经历同样非常多彩。由于曾经在哥本哈根上暑课,又在大三上学期前往巴塞罗那交换,邓雯心中对欧洲有着天然的好感。“我心里有数,我自己是很喜欢欧洲的,或者说我未来就想留在欧洲。”因此,在接触到博科尼大学的3+2项目以后,面对这样一所出色的学校,她立刻产生了兴趣。

最终让她从龙岗飞向米兰的,是对博科尼offer的项目的认可和学校提供的shortcut。“如果有一个这样的shortcut,可以让我跳过传统的申请道路,不也算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吗?”

 

远程工作与时间管理

“当你在远程工作的时候,你有更多的自由,但是你也得思考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现在有很多声音出来反对远程工作,因为不一定能保证每个人的效率。所以对于我来说,远程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好地探索了自己的能力,让我更好帮助自己管理时间。”

大三结束时,邓雯已经知道八月底她将在博科尼大学继续求学。但在三个月的暑假中,她又开始为自己缺少实习经历而担忧。最后,邓雯选择以远程工作的方式丰富自己的实习经历。“极简旅行最早是在知乎上发家成立的,我也比较欣赏创始团队,就试图联系了一下,投了简历,最后别人就说要我,所以一直都保持着远程工作的关系。”就这样,邓雯开始了她工作学习两头转的忙碌时期。她先开始在极简旅行实习,六月又拿到了利丰集团Li & Fung在上海的实习,同时还修读暑期课程。回忆那段时间,邓雯笑称:“我是白天在利丰搬砖,晚上下班写推送,中间找时间完成作业。”

谈到这段特殊的经历,邓雯认为这个挑战非常值得。“我一开始在极简旅行的实习就是远程,尽管在六月的时候去上海与团队的朋友见过一面,但后来也没有面对面的沟通了。我觉得哪怕是远程,也非常强调个人的反应速度,比如搞自媒体是要应对很多突发状况的,要求工作者时刻神经紧绷。”虽然是远程工作,但邓雯觉得保证效率还是很重要的。她的建议是既要保持网络社交礼仪,也要保证一个职业的态度。“我觉得未来远程工作可能会更加流行,所以当时也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尝试一下。”

5

邓雯在极简旅行实习时的自拍

在邓雯的描述中,仿佛大部分的大学时光都与“焦头烂额”这这四个字。但阅读她在最忙碌的阶段写下的那些推送,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关注和对自我的思考。虽然,邓雯曾表达出对自己非常平庸、毫不特别的担忧,但实际上,那些在大学里的收获已经烙进了她的人生中,让她有了闪光点。与她而言,大学生活不是彩虹般连贯、每天都是精彩的日子,她的大学生活就像踩着彩色的鹅卵石过河,回首望去都是在时光洪流中珍贵的回忆。

 

回首来路,感恩常伴

对父母,邓雯笑言:“要谢谢父母的财政支持。”在求学的道路上,或许这是最朴素也最有力的后盾,让她能一心前行而无后顾之忧。

 

对学弟学妹,邓雯则给出了两条真诚的建议。

1. Ask silly questions, make stupid mistakes. 

2. Explore yourself. Make sure you are doing something that makes you happy. Otherwise, you might have tons of regrets like me

 

对港中大(圳)她说“谢谢你对我的包容和支持我期待看到你更优秀的样子”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CPRO)出品

采访、撰文、排版/ 陈心瑜(2018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

指导老师/  EaveCPRO